在我告知愛德華我的blog後(原本是要讓他看照片, 想說反正中文他看不懂), 他竟然用翻譯軟體看我的文章, 還發現我以前寫過有關他的事(我寫他的個性像小孩, 不拘小節, 其實是件好事吧! 表示他不耍心機非常純真好相處啊!) 因為翻譯軟體翻成” like a child”結果被他唸到不行. 但是翻譯軟體的英文怎麼能信呢? 雖然他應該不會這麼無聊再來看我的blog了, but Ed if you see this one, please stop using the translation tool! That thing sucks!
美國人和亞洲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今天同學問我以後想不想留下來, 我說不想因為我不喜歡這裡的人(當然我有附加你們這群同學是例外), 他問我這裡的人怎麼樣呢? 我說美國人很假, 好像對每個人都很有禮貌, 打招呼什麼的, 但其實心裡根本不喜歡你, 他說他以為亞洲人才是這樣, 我說不是, 他說難道亞洲人如果討厭別人就會直接表現出來嗎? 其實也不是這樣. 但感覺上在亞洲大家不會刻意去做一些事, 例如刻意去和別人哈啦, 刻意去和別人擁抱. 我覺得我沒有表達的很好, 但是我真的覺得美國人在某些部份是比較自我的, 他們不會考慮到每個人的感受, 不知道是不是文化還是語言的緣故, 感覺上跟他們即使平常能哈啦個兩句, 但總不能很貼心. 亞洲人花很多時間在想事情, 所以亞洲的歌曲都比較慢板, 歌詞很具深意, 很多歌都可以配上那種歌手坐在移動的車裡靜靜看著外頭想事情的MTV, 但美國人的歌都是歡樂居多, 連開個party都不能安安靜靜玩一個遊戲, 一定是鬧哄哄的, 所以任何需要思考的遊戲就無法進行, 只能玩drinking games, 但相對的, 他們覺得我們的歌曲太悲情了(純粹聽旋律, 歌詞是不可能懂的), 雖然相對美國音樂其實我比較喜歡具有深意的中文歌曲.
今晚第一次參加我們section的house party(看, 上學期我多乖! 一次也沒參加過! 這是還因為主題是Asian game才不好意思不出席!), 發現我和美國人哈啦的極限是一分鐘, 超過一分鐘我就會語塞(對方也不會主動找話, 都是靜靜等你接), 開始眼睛亂飄, 然後用最老套的一招”I’m gonna get more drink”飄走. 但是平均來說同學在party真的變得比較approachable, 至少某些平常在學校走廊看到我會視而不見的人竟然還會乖乖聽我講話. 老實說我覺得如果想跟美國同學稍微混熟一點, 積極參加party不失為一個選擇, 只是你必須要喜歡大聲喧鬧+不斷的喝酒+無止盡不知所謂的談話+四處走來走去+一直想辦法讓自己有事做, 真可惜我不喜歡.
- Feb 10 Fri 2006 16:30
Section Party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