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實習這件事把大家折騰得半死,一方面要丟resume,一方面要準備interview,同時課還是要繼續上的,功課仍舊很多,我已經很多次讀書會討論的時候都是呆坐在旁邊負責陪大家聊和作業沒關的事情(簡單說就是提供娛樂之用),為了面試也翹了很多課(沒辦法,面試的時間不是我說了算),現在回去上課都不知道上到哪了,只是眼睛跟著教授的動作轉呀轉的。

其實我的面試不算是很多,到目前為止共做了六家公司、六個面對面面試、一個電話面試,比起我的同學一週八個面試外加飛了兩個城市再加一科期中考,以及找IB同學一天連續六個面試比起來,我的數量算少的了。本來我覺得面試這種東西一定是越做越好,因為問題很多重複,總會越講越溜吧!至少也會越做越放鬆越有自信吧!但實際上每過一次面試我等於就被剝了一層皮,到現在我的面試行動值已從當初精力充沛的一百分降到倒地不起的零分了。

我遇過的面試問題包羅萬象,唯一重複的大概只有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把過去的老故事拿出來再重述一次,其他就是why this position、why this company、your weakness、what do you see yourself in 7-10 years、team failure、describe a situation that you motivated others、talk about US economy(這題很汗顏,應該是我要最會答的題目卻因為沒預期沒準備答得亂七八糟,有負各位前同事/主管的教導)。

我個人認為最難的一題是要我談談對台灣金融整合的看法!我聽到這題的時候心理暗叫現在是打算讓我開個seminar嗎?!對於一個已經五個多月沒關心台灣產經新聞沒工商經濟可看不知道哪家又併掉哪家的我,完全用瞎扯來回答這題。

至於最難的面試分別是和印度籍分析師通電話(sorry講了無數次,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他在JP Morgan到底做過什麼?現在在這家公司又是負責什麼的?),以及昨天的九十分鐘兩位面試者無case interview的consulting面試,對方不做case就算了,連fit questions都沒怎麼問,和第一位面試到大概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們兩個很有默契地一起抬頭看了時鐘,說這個面試時間好像長了點(當時扯到都沒話可聊了);第二位甚至一劈頭就問”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me?”,哇哩咧,我並沒有準備可以講到四十五分鐘的問題來問你,一陣胡扯後終於他問到以我的背景為什麼想做consulting,我很高興地把我已經練過無數次的why consulting標準答案拿出來用,在講到一半的時候竟然…腦筋一片空白!!這還是我這陣子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呆愣的五秒鐘像一世紀那麼久(沒誇張,我真的呆愣在那裡,手勢都比出來了,卻連一個字都吐不出來,說不定他還以為我痛苦到抽筋了),後來所幸有想起來,可是對方的反應很怪,他說我的答案很好,但是我太晚講了,應該面試一開始就要講(可是老兄,明明就是你先問我有什麼問題要問你啊!你又沒有叫我walk your through my resume!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後來他在過程中不斷給我interview feedback,搞得像是在跟Parker CMC(本校career office)的顧問做mock interview一樣。這個前後長達九十分鐘的面試中我不斷要思考下一個問題要問什麼,頭腦都快爆炸了,做完面試整個人馬上虛脫,奄奄一息。

身邊聽到大部分找consulting的人都有點喪志,不論是其他學校的朋友、或者本校學生(美國人、亞洲人…)都找得不理想,反而是找IB的朋友成果輝煌,本班兩位每天穿套裝勤做networking手握華爾街日報常常缺席到處面試的黛娜和安婕兩位姑娘據說手握多個offers。老實說要不是我好狗運意外得到一個offer,現在一定累到都不想起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小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