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以後選書方向跟以前大不同了, 買來買去都不脫是孩子教養啊~嬰兒通啊~這類的書, 偶爾想跳脫一下看點以往喜歡的小說類, 結果選來選去看了兩本小說都還是跟"母子"有點關係, 搭配我現在的人生狀況看起來真是有感覺!

上個月還在跟Mason午睡"搏鬥"的時候都會拿著一本書進他房間陪睡 (萬一醒來媽媽可以動作迅速地塞奶嘴), 先後看了"第三個禮物"和"凱文怎麼了." 看完這兩本書的感想是 - 書影響人真的很大啊! 以後我要多看正面而不是負面的書了!

先說說"第三個禮物"吧, 很明顯這就是本充滿正面能量的書啊! 我選翻譯書的最高原則都是先上Amazon看有哪些fiction的評價有四星以上的 (五星更好), 然後再看看台灣有沒有中譯本 (當媽以後大腦越來越懶了), 這本書就是這樣選來的唷! 

Based on a true story. 女主角是在紐約事業有成的單身女郎, 一天她在街上遇到一個在路邊乞討的黑人小男孩, 其他人都無視於他的存在匆匆擦身而過, 但女主角卻覺得冥冥中有種感覺, 促使她決定掉頭去和小男孩交談, 並帶他去吃了頓飯, 隨著作者的描述, 慢慢揭開小男孩背後那個被毒品攪亂的破碎家庭, 我感受最深的是當女主角向男孩表示願意提供他10美元吃午餐, 男孩卻說他不要錢, 但可以幫他準備一個brown bag lunch嗎? 因為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 他也想要那種被關心的感覺....天啊, 尤其現在身為一個男孩的媽媽, 看到這段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其實小孩要的真的不多, 有人關心, 有人愛的感覺, 勝過一切一切的物質. 現代人對小孩都是有求必應, 小孩對於新玩具啊什麼的幾乎都無感了, 但對於故事中幾乎是什麼沒有的小男孩來說, "幸福感"是他唯一追求的.

但我覺得有意思的是, 雖然男孩的親媽媽是一個大毒蟲, 表面上也沒有盡到一絲做媽的責任, 男孩還是好愛她! 他認為媽媽已經盡她最大的可能, 把他從更殘暴的爸爸手中救出, 並且沒有讓他也陷入毒品地獄...常常看到社會新聞or八點檔連續劇裡破碎家庭的小孩被社會機構接走, 從一個foster family轉到另一個, 以前總覺得那樣才是對孩子好的! 不過看完這本書和之前我看的一本"Glass Castle"(大推薦的好書), 我才知道這不一定是對的....對小孩來說, 即使爸媽不是社會標準下的"好父母" (會家暴的爸媽例外, 那根本就是爛透了), 他們對於親生父母總有一種剪不斷的依賴感, 他們可以接受外人幫忙, 接受社會關心, 但將他們從父母身邊拉開, 送到一個物質豐富的環境, 卻不能滿足他們心靈的失落...書裡的女主角體認到這點, 並沒有領養男孩, 只是從旁協助, 從此改變了她自己和男孩的一生. 看完後心靈感覺被洗滌, 好滿足啊!!! 

看完這本後緊接著看了"凱文怎麼了", 看之前就覺得應該是本戲劇張力十足的書, 但沒想到它負面能量這麼強...書裡也是講述母子(和少許父子)關係, 前面有一小段描述懷孕過程, 對於曾是孕婦的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不過書中主角對於小孩進入她的人生感到太抗拒, 太不能適應了, 再加上她兒子特殊的性格, 最後走向一個悲劇的結尾. 幸好它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它給我的啟示是, 如果婚姻要進入有小孩的階段, 夫妻真的要先建好溝通的橋樑, 甚至我覺得兩個人如果對於要不要小孩, 要怎麼養小孩的觀念有太大分歧的話, 真的就不要結婚or生小孩了! 因為最後只是毀了那個小孩和兩個人的婚姻而已. 總之雖然這個故事劇情真的蠻緊湊又有起伏的, 不過看完後讓我腦昏了一陣子~ 當媽媽已經很累了, 以後就別拿這種烏雲籠罩的故事累自己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小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