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 ballhype.com

這幾天富士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 有一說是鴻海軍事化的管理, 讓在一胎化政策長大下的對岸員工承受不住這種壓力, 導致悲劇的發生. 公司說法是, 以富士康廠的員工數量來看, 自殺比率不算高. 姑且不論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也不論悲劇發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鴻海在台灣的操是眾所皆知的, 集團內部高壓式的管理也是時有所聞 (站著罵人幾小時, 軍隊化管理), 但在台灣卻從沒有這樣的新聞傳出, 頂多只是聽說誰誰誰有一天在客戶那裏趴下休息一會兒後, 就再也沒起來過, 朋友的朋友三十幾歲, 就過勞死暴斃了.

照此推論, 這種軍事化, 不給人尊嚴的管理方式, 為什麼在台灣行得通? 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 海島性格讓大家能屈能伸, 覺得有飯吃就不錯了, 還談自尊? 但是這套管理帶到島外呢? 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運行的嗎?

這陣子回台灣找工作的過程, 讓我對於台灣的面試方式有了新的體悟, 和我在美國也不算少的面試經驗, 加上這次有一些和外國人面談的機會比較下, 我有了很深的體會.

和外國人面試, 很難. 因為他考你的是專業. 要來面試, 請先把SWOT想過一遍, 請先把產業了解一下, 請先把公司的產品認識熟透, 請先了解你自己, 了解這個職位可能遇到的問題. 面試官會考你對於公司strategy的看法, 你不能胡掰, 因為他會緊追著你的答案問, 為什麼是這樣呢? 可以請你再解釋深入一點嗎?

但是, 他不會在乎你幾歲, 你是男是女, 花多少時間找工作, 面試結束後, 他會說very nice to talk to you. 他不會給你臉色看, 因為你是來找一份工作, 面試你也只是他的工作之一. 他笑笑的不代表他會錄取你, 但他不會讓你在一個小時後覺得被羞辱一頓, 頂多只是覺得自己學識不夠, 因為答得不夠好在結束後自己懊惱不已.

他給你的是一份基本的尊重.

和台灣人面試, 很難, 因為他考你的是心智的強韌. 一劈頭就說這份工作很難唷! 工時非常長, 市場很艱難, 你確定你可以? 我們不要無法承受壓力的人. 而且我們不是市場第一, 你為什麼不去市場第一的公司應徵? 你確定你真的想要來? 你這種資歷看起來很不錯, 但我對你有諸多疑慮, 你幾年次啊? 哇這種年紀, 又是女性, 應該是要成家生子的時候了, 那大概不太適合, 我們這種工時很長, 要加班, 要外派, 要blahblahblah, 你說你花多少時間找工作? 喔, 花那麼多時間, 你真的確定你想來我們公司嗎?

所以, 他很少考你的專業, 他不是很注重你的能力, 他注重的是你是否能在他的一頓羞辱之下還保持面帶微笑, 他想知道你的抗壓程度, 他認為給你一份工作真是給你一個面子, 在面試的過程中他絕對不會介意直接給你臉色看, 因為大家都說那叫做"扮黑臉", 他也絕對會問你的年紀, 即使那是違法的, 因為他知道你不會拒絕, 拒絕透露的話呢? 抱歉想來做這個位置的人多得很呢! 我們在104收到的履歷表一天大概就有一百封吧! 他介意的是你是否同時具備超強外語能力, 超強modeling skill, 但同時要求一份低層的薪水.

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基本的尊重.

那是因為他當初被人面試的時候, 也沒有得到這份基本的尊重.

所以我不怪他們, 這是這個社會已經養成的壞習慣, 當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做事時, 你這樣做似乎也沒有錯.

一直到富士康事件讓我們發現在這個海島外的世界的人還在意"Respect"這件事. (即使台灣媒體會把它扭曲成為"缺乏抗壓力", 還是不怪他們, 他們要找故事寫)

台灣社會一直認為, 我們要找到最便宜的人力, 來達到最大化的利潤, 例如教育部的22K方案 (教育部廣設大學讓學歷不值錢後, 再度配合企業主推出22K, 直接壓低台灣人力價值, 好樣的). 最近新聞說, 蘋果超越微軟成為美國最大市值的科技公司. 如果蘋果花22K請人, 它會是今天的蘋果嗎? 很多人說, 因為我們做的是代工業, 毛利好低啊! 不能相提並論. 是啊, 你永遠用22K的角度看生意, 你當然永遠只能做毛利低的產業. Vision? What does that word even mean?

台灣企業主的想法永遠是, 付錢請你來工作, 是我給你面子! 在美國, 大家工作的感覺是, 我今天是領公司薪水來幫公司的, 我做得好, 有成就感, 公司也會好, 公司給我的回饋更多! 看出這兩種想法的差異在哪嗎? 哪種工作會給你比較多的動力?

我們的教育裡, 講的是"尊敬", 講求的是敬老, 敬上 (老闆主管), 那平等式的, 人和人之間的"尊重"呢? 所以我很同情台灣的外勞, 他們在這個沒有respect的社會裡, 常常被當奴隸使喚, 雇主認為我僱用你是看得起你, 所以要把你鎖起來, 要叫你做份外的事情, 是應該的. 我非常慶幸自己在美國的時候, 身為一個"白領外勞", 從來沒有人給我這種感覺. 公司從來沒有給我一種我領它薪水是欠它的感覺.

我在美國工作的公司, 並不是市場第一大的, 我面試六關的過程中, 沒有一個人問我你為什麼不去應徵龍頭公司? 他們都是帶著正面態度來跟你談, 他們給你的是case, 我每次面試前都會做很多功課, 我在面試時針對他們丟出的專業問題, 讓他們看出我有認真做功課, 我的認真顯現出我對這個職位的重視, 我會告訴他們我跟這家公司員工進行過對話, 發現公司文化裡的這些那些是和我的理念相同的, 這就是我為什麼想要來應徵這家公司最好的答案, 這就是他們要的!

我在台灣, 被問過無數次, 你為什麼不去應徵其他更大的公司? 面試官永遠帶著負面的態度來跟你談, 但我做的所有功課, 看產業, 看財報, 了解公司, 了解競爭者...全部被忽略, 有時我很想反問, 如果我今天跟你說, 我其他公司都不想要! 我就只想進你們公司, 就你們這家, 別家不許, 那表示我很忠誠? 還是我不知變通, 看不清現實, 想法天真, 沒做功課?

在美國面試, 甚至是這次有機會跟外國人面試的時候, 沒有人問我的年紀, 大家重視的是我的專業能力. 過去我的一個美國女性同事, 三十歲後段有小孩, 為了家庭一周只工作四天, 但是她的專業能力嚇嚇叫, 對於財務規劃, 業務分析的了解度, 真是無人能及. 另一個女性同事, 也是一樣年紀有小孩, 但她處理事情快狠準, 一個人可以當兩人用, 最後她因為家庭因素不得不辭職時, 公司不但沒有給她臉色, 甚至祭出各項優惠, 包含一周只要上班兩天, 或者彈性工時等等, 因為要找到好用的人, 真的很難! 公司了解這點, 給錢給福利都毫不吝嗇. 當然你表現不好的時候, 要請你走也是很快的, 但這就是美國維持競爭力的方法之一.

我無法回想起任一次跟台灣人的面試, 沒有被問到我的年齡的.

不是要擺架子, 念名校沒什麼了不起, 有美國經驗也一點都不重要, 我的笑容不會因為任何羞辱而不見, 這是我的專業訓練.

We just want some respect.




(註): 絕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多年前在台灣也有過絕佳的面試經驗, 就是走出來你會覺得對方真的很重視自己, 激發你想要好好為公司貢獻的念頭的那種. 美國可能也有很糟的面試經驗 (我還真的沒遇過, 自己沒準備好被電得很慘的經驗倒是很多). 我講述的都是我親身經驗的多數案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小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