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遊記好難寫唷!先來記錄一下開學第一天的狀況。

這學期我修的五門課中,有兩門在每個禮拜一三早上,意謂著以後每到星期天看完我定時收看的desperate housewives之後就差不多要準備上床睡覺,以免遲到。第一堂課是證券投資分析,教授是我第一個學期的財務教授(十分受學生喜歡的以色列人Shikki),Shikki不虧是Shikki,講課的時候永遠是紳士般的慢條斯理,一定要follow他平淡的說話語氣才不會miss掉他突然冒出的笑點,一開始的basic concept簡單到讓你懷疑到底這門課值不值這個錢,但後來才明白那都只是為之後的重點鋪路,課堂到了三分之二後就開始峰迴路轉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過往在計算投資價值時都是看期望值,但教授提到1738年(我剛猛一看還以為我抄錯,沒錯,就是兩百多年前)由Bernoulli提出的St Petersburg Paradox理論,人們在計算投資價值的時候事實上是看expected utility(財富帶來的功用,講白一點就是這些錢會讓你快樂多少的程度),而由於utility相對於財富的增加事實上是一個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邊際報酬遞減,想像一個log的圖形,賺一百萬對我們和對Bill Gates來說增加的utility是大大不同的),所以今天即使你計算出一個投資的期望值無限大,也不可能願意付出無限大的金錢換取這個投資!因為你只願意付出相等於expected utility的價格。這感覺上像是個很普通的理論,但我以前從來沒聽過,覺得坐這一個半小時就學這個非常滿意。 

第二堂課是財務報表分析,大學時代我也有修過這門課,但我當時學到的東西是零,我還記得期末報告我們做的好像是Yahoo,一本厚厚的報告完全就是年報的複製貼上,至於教授敎過什麼我一點印象都沒有。這門課的重點在敎company valuation,包括M&A and trading strategies,教授是一個十分特異的人,在我看來he is either a maniac or a genius,他完全無法靜下來、不斷碎碎念、講到某些地方會很興奮、handwriting雜亂無章、常常會漏掉一些基本的東西、上課投影片沒什麼組織還搭配咻咻咻的音效,看到他我就想到beautiful mind裡的John Nash,但這老師在這裡很有名,今天的課爆滿後面還站了一排的人(雖然我覺得某些人可能會被老師詭異的style嚇跑),因為教授提出一個嶄新的DCF(現金流量折現)方法,對我來說聽得有點玄,可能再上幾堂才能知道這課到底好在哪吧!不過有一個這麼奇特的教授倒是挺不錯的。 

為什麼才第一天就這麼累呢,我對這個新學期可是有很多新的期許呢,希望至少能做到一半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小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